养殖肉牛业在国家大力扶贫政策下正在蓬勃的发展,而肉牛养殖前景成为养殖户们较关心的问题,下面,就来看看肉牛现如今的形式。改革开放以来,国内经济增长迅速,畜牧业已经成为国民支柱产业,肉牛养殖又是重中之重,而且可发展空间广阔。
2018年肉牛养殖前景总体看好,活肉牛及其产品价格一路攀升,活肉牛价格创历史较高水平,高达13元/公斤~15元/公斤,繁殖一头犊牛可以收入1500元以上,育肥肉牛6个月以上纯利可达2000元~2600元。由于能繁母牛的基数在下降,育肥架子牛紧张,所以肉牛养殖市行情继续看好。
![牵引式<a id=]()
tmr饲料搅拌机" height="369" src="http://file.epinin.com/p/2018/06-14/2e1d0c1cee67a21c8589a7618d2e3106.jpg" width="595" />
下面是发展肉牛业的几个关键问题。
1、首先抓好屠宰加工这个肉牛业发展的龙头,杞园农场已经与中国第一肉牛清真品牌伊赛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,打通杞园肉牛加工新渠道。屠宰加工是将肉牛转化成牛肉商品的一个重要环节,它可以根据消费市场的不同要求,来进行不同的分割和包装,并进行各种深加工,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。现代化的机械加工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牛肉的质量,出口西欧市场的牛肉必须以现代化的加工为基础。因此,要发展肉牛业,必须抓住屠宰加工这个龙头行业。屠宰加工本身有较大的利润,同时将对肉牛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2、科学的育肥方法是生产高档牛肉的技术保障,杞园农场采用中粮饲料独家配方,有中粮专家长期驻场做技术指导。牛的育肥根据生产目的不同,分为犊牛育肥、育成牛直线育肥和架子育肥,可分别生产出小白牛肉、小牛肉和普通牛肉。架子牛强度育肥生产出的一般是高档牛肉。直线育肥法既符合牛体生长发育规律,也可生产出高质量的小牛肉,并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,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。
3、扩大肉牛良种是生产高档牛肉和提高生产效益的基础。目前中国牛肉业发展缓慢,生产水平较低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肉牛良种。中国是一个养牛大国,1999年牛存栏量为1亿头,美国存栏为0.98亿头;而牛肉产量分别为467.4万吨和1205万吨;牛屠宰后胴体重分别为147千克和331千克;存栏牛平均产肉量分别为45千克和121千克。存在这种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就是品种落后,中国本地牛种大都是役用牛,体型小,成年体重一般在500千克,生产速度慢,日增重一般在0.5~0.8千克,屠宰率低,一般在55%,整体经济效益差。而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一般成年体重在1000千克,日增重达1.5~2.5千克,屠宰率高达65%。为了改进本地牛的肉用性能,增重达1.5~2.5千克,屠宰率高达65%。为了改进本地牛的肉用性能,各地都引进了国外优良的肉牛品种,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,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但由于牛是单胎动物,繁殖周期长,杂交改良速度较慢,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的生产水平。今后在继续做好杂交改良工作的基础上,通过胚胎移植等高新技术,迅速扩大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的比率,应是提高肉牛业生产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,或者说是一条捷径。只有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发挥91抖音成人的优势。
![固定式<a id=]()
tmr饲料搅拌机" height="369" src="http://file.epinin.com/p/2018/06-16/3c22748c9526d889d2eb5b7743bddeba.jpg" width="595" />
4、进行饲料种植结构调整提高饲料利用率。玉米在收获籽实的同时,还可生产大量的秸秆,目前一般每亩地可生产新鲜玉米秸2000千克。这些秸秆或青贮或晒干,但这种收获籽实后的秸秆粗纤维含量较高,达33%,质地较硬,牛对其的消化利用率较低。如果种植专门的青贮玉米品种,在腊熟初期收获全株青贮,每亩地可收获含籽实青贮玉米3000~4000千克,粗纤维含量仅为20%左右,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生物学产量与传统的籽实加秸秆种植方式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,牛对其的消化利用率也较高。这种利用方式在国外被广泛应用,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大,养牛数量也较多,农民对这种种植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,今后应大力推广这种高效种植模式。
总而言之,科学的养殖是对肉牛的一种信任以及保护,只有更好的去呵护好肉牛,才能让牛肉在市场上保存自身的价值,从而得到更好回报!